金屬粉末注射成型脫脂和燒結工藝復雜
信息來源:本站 | 發(fā)布日期:
2025-11-05
| 瀏覽量:
關鍵詞:金屬粉末注射成型脫脂和燒結工藝復雜
金屬粉末注射成型(
MIM)的脫脂和燒結工藝確實較為復雜,這兩道工序是確保最終零件性能和質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其復雜性主要體現(xiàn)在工藝原理、操作要求及影響因素上。以下從脫脂和燒結兩個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展開說明:
一、脫脂工藝的復雜性
脫脂是將注射成型后的坯體中的黏結劑去除的過程,其復雜性體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:
方法多樣性:
脫脂方法包括溶劑脫脂、熱脫脂和催化脫脂等,每種方法適用于不同的黏結劑體系和零件要求。例如:
溶劑脫脂:通過有機溶劑溶解黏結劑,適用于低分子量、易溶解的黏結劑,但需控制溶劑溫度、濃度和浸泡時間。
熱脫脂:通過加熱使黏結劑揮發(fā)或分解,適用于高分子量、難溶解的黏結劑,但需控制加熱速率和溫度,避免零件開裂或變形。
催化脫脂:利用催化劑加速黏結劑分解,效率高且脫脂徹底,但對催化劑和工藝條件要求嚴格。
工藝控制要求高:
脫脂過程中需避免液相形成,以控制生坯變形,確保燒結后的尺寸精度。例如,熱脫脂需分階段升溫,逐步去除黏結劑;催化脫脂需在特定氣氛中進行,防止零件氧化。
對零件質量的影響:
脫脂不徹底會導致燒結時黏結劑殘留,影響零件密度和力學性能;脫脂過快則可能引起零件開裂或翹曲。
二、燒結工藝的復雜性
燒結是將脫脂后的坯體加熱至高溫,使金屬粉末顆粒結合成致密零件的過程,其復雜性體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:
工藝原理復雜:
燒結過程涉及固態(tài)擴散、再結晶和液相燒結等機制:
初始燒結階段:顆粒表面發(fā)生擴散,形成頸部連接。
頸部形成階段:顆粒間頸部增大,孔隙減少。
致密化階段:顆粒間孔隙閉合,零件密度接近理論值。
工藝參數(shù)控制嚴格:
燒結溫度、時間和氣氛需控制:
溫度:需根據(jù)材料特性設定,避免過熱導致零件變形或性能下降。
時間:需確保粉末顆粒充分結合,但過長會導致晶粒粗大。
氣氛:通常在惰性氣體或還原氣體保護下進行,防止零件氧化。
對零件性能的影響:
燒結工藝直接影響零件的密度、力學性能和耐久性。例如,高燒結密度(通常>97%)可使產品性能接近鍛造材料;若燒結不充分,零件可能存在孔隙,導致強度不足。
三、脫脂與燒結工藝的整體復雜性
工藝鏈的連貫性:
脫脂和燒結是MIM工藝中緊密相連的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,脫脂效果直接影響燒結質量。例如,脫脂后坯體需具有半滲透性,以便燒結時殘留黏結劑順利揮發(fā)。
設備要求高:
需使用專用設備(如真空爐、氣氛爐)控制溫度和氣氛,確保工藝穩(wěn)定性。
對操作人員的要求:
需具備豐富的工藝經驗,能夠根據(jù)材料特性和零件要求調整工藝參數(shù)。例如,不同材料的收縮率不同,需在模具設計時預留補償空間。